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,國內純堿現貨開啟了下行通道。截至目前,純堿價格相較于2019年9月下跌了近30%。數據顯示,國內純堿價格已創近十年來的新低。價格低谷下,多數企業虧損運行,純堿廠家庫存消化緩慢。高庫存壓力之下,現貨市場仍無明顯企穩信號。純堿漫漫熊途何時了?短期內純堿價格有出現拐點的可能嗎?
分析人士認為,純堿現貨市場的跌跌不休根本原因在于產能過剩,當前的供需失衡格局持續深化。
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,2019年全年國內純堿產量2803.66萬噸,同比增速8.56%,2019全年純堿表觀消費量2678.82萬噸,同比增速8.42%,表觀消費量增速較產量增速慢0.14個百分點。從純堿實際消費量來看,2019年全年純堿實際消費量2633.83萬噸,同比增速僅為4.35%,較產量增速慢了近一半。
“產量增長過快而消費水平沒有跟上,導致2019年行業產能過剩格局逐漸加深,年底轉結庫存堆積至2020年,2020年上半年純堿供應壓力倍增。”光大期貨分析師張凌璐如是說,2020年第一季度,國內純堿產量同比增速0.9%,實際消費量同比增速-5.37%。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,下游需求進一步萎縮,供需矛盾凸顯。
同樣,在弘業期貨分析師范阿嬌看來,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使得全世界經濟都陷入囹圄,國內經濟經過一個多月的停擺元氣大傷,二季度深度修復將成為主旋律。
“近兩個月主要大宗商品產量增長多數回升,鋼材、水泥產量增長反彈明顯,而平板玻璃(1431, 24.00, 1.71%)產量4月同比下降6.8%。不難發現當前下游需求回暖主要依靠基建、地產需求的恢復,而玻璃是后端產品,作為更靠近建筑裝飾終端的產品,增長仍然疲弱。”范阿嬌表示,純堿作為玻璃的主要原材料之一,上游需求不濟,純堿(重堿)的產銷自然受到了拖累。
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,受2020年初公共衛生事件影響,國內實體經濟受到巨大沖擊,純堿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整體停滯近一個月,部分地區甚至達到近兩個月之久。
“3月中上旬公共衛生事件逐步得到控制,純堿大中型生產企業逐步恢復正常生產,供應也逐漸回歸至正常水平。但下游需求并未跟隨生產端同步恢復,從而導致整個行業出現需求萎縮,庫存堆積較快。”張凌璐稱。
此外,受海外公共衛生事件影響,純堿、純堿下游產品的出口受到嚴重影響,導致輕堿需求大幅萎縮。“輕堿下游主要出口地為亞洲國家,其中孟加拉、印尼公共衛生事件最為嚴重。目前公共衛生事件也尚未得到較好的控制,短期內外需難以明顯恢復。”范阿嬌說。
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,國際市場的新增低成本產能、國外公共衛生事件持續惡化不斷擠壓我國純堿出口市場份額,未來我國出口或將繼續萎縮,進口低成本堿數量或將繼續增加。
“如此一來,我國出口轉內銷變相增加國內供應,且進口低價純堿也會拉低國內純堿價格,雙向作用國內堿價。”張凌璐稱。
純堿價格已經處于十年歷史低位,多數企業虧損運行。“從成本面看,價格繼續下行空間有限,但純堿廠家平均庫存天數22天,部分廠家天數高達30天以上,高庫存仍是制約市場的關鍵,庫存的消化仍需要一段時間,純堿現貨價格或持續探底中。”卓創資訊分析師陳秋莎認為。
在市場情緒消化宏觀因素之后,期價走勢仍將回歸基本面主導。就純堿產業而言,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,至少有十幾家純堿企業仍有減量生產或者檢修計劃,在此之前,國內純堿行業生產水平已連續一個半月下滑。截至5月21日,純堿行業整體開機率下滑至69.19%,較4月底下滑8.11個百分點,較今年高點(1月2日)下滑16.54個百分點,較去年同期下滑17.26%。
純堿價格驅動邏輯前期一直圍繞供需失衡來走,尤其是在現貨市場心態持續悲觀的拉動下,簽單價格持續走低。張凌璐認為,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企業生產水平將有進一步下降,供給量也將繼續縮減。假定需求維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,純堿企業庫存頂點很可能近期就會到來。后期純堿價格將圍繞去庫存來演繹。
“當前國內純堿整體開工率在73.14%,這個數字在過去歷年都屬罕見,通常堿廠開工率在80%到90%之間。當前國內停車企業8家,涉及產能410萬噸,開工降負荷生產影響412萬噸,足見行業解決當前去庫困境的決心?!狈栋杀硎?。
盡管后期純堿產量有進一步下降空間,但由于目前持續累積的企業庫存,整個行業將繼續維持供需失衡格局,后期很長一段時間純堿企業目標或將從減量生產轉向去庫存階段。因此,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,短期純堿價格不具備出現拐點的可能。
“就短期的操作來看,單邊可操作彈性較小?!睆埩梃幢硎?,隨著后期檢修企業數量不斷增加,企業有望進入去庫存階段,在市場消化掉宏觀悲觀情緒后,純堿期貨價格中樞很可能緩慢上移。
不過,即使出現價格中樞上移,幅度也不會太大,畢竟庫存壓力消耗還需很長時間。“集中檢修季過后,還需再比較產量增速和需求增速之間的權衡。”張凌璐說。
Copyright © 2010 secaide.com.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SEO培訓 上海應廣實業有限公司 10021801號 滬ICP備16018036號-1 滬(寶)應急管危經許[2021]2004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