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開始,大宗工業品開啟了一波修復性小牛行情,但純堿期貨沒能跟隨,究其原因,筆者認為純堿期貨依然存在一定幅度的升水。從基差角度分析,純堿期貨各合約仍被高估。目前,沙河地區重質純堿送到主流價為1230元/噸,而純堿2009合約價格為1316元/噸,基差為86元/噸。
低利潤、高估值、弱現實
今年純堿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為嚴重,純堿生產廠家的虧損狀態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。氨堿法生產廠家持續虧損,利潤水平較好的聯堿廠家在5月之后也陷入了虧損境地。近期,無論是輕堿或是重堿市場,上調價格意愿均較強。7月開始沙河玻璃廠采購的純堿價格上漲20—50元/噸不等。
目前,純堿期貨各合約升貼水呈現明顯的近低遠高結構,但純堿自身基本面依然疲弱,市場前期的各種樂觀預期均被逐步證偽,期貨價格不斷下挫。雖然純堿現貨出現一定幅度的修復性漲價,但期貨仍然存在下行驅動力,期現基差加速收斂。
供應充裕壓制反彈空間
自4月至今,純堿出現了兩輪比較像樣的反彈行情。第一輪是4月14日至17日,因純堿協會發布的《減產倡議》而催生的快速反彈,時間短但幅度大。第二輪是5月11日至6月4日,因純堿廠家庫存不斷下降而催生的幅度小、時間長的反彈行情,純堿廠家庫存由最高171萬噸下降至114萬噸。不過,純堿供大于求格局仍在延續,短時間內的供應減少并沒有徹底扭轉純堿價格頹勢。
5—7月,純堿行業進行了年中大規模檢修,這是純堿庫存能夠從高位回落的關鍵因素。但如今檢修高峰期已過,純堿市場再度面臨供大于求的邊際拐點,這是近期純堿期貨價格再次下探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。截至上周,純堿廠家開工率已經由62%回升至70%。下游需求雖有起色,但因為純堿的標準化程度極高,下游在采購時更加注重價格而非品牌,采購強度依然偏弱。有關數據顯示,上周純堿廠家庫存降幅放緩,同時從絕對量上來看,高于往年同期一倍有余,供應非常充裕。
現貨貿易成本上升
據了解,目前多數純堿生產廠家仍處于學習、了解期貨過程中,部分廠家雖然已經參與套保,但比例不高。前期,純堿期現價差過大,出現了較好的套利機會,不少貿易商購入低價現貨,并在期貨市場高價售出,等待合約到期時期現價格回歸。這使得純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可以從中獲益。純堿廠家在出售現貨的時候可以小幅抬高價格,而玻璃廠家在購入原料的時候可以小幅壓低價格。整體上,目前的市場熱度對參與這個市場的機構微觀上會產生一些影響,但對于前期已經購入純堿現貨,且在盤面套保的機構而言,并無太大影響。而對于計劃參與買純堿現貨并在盤面套保的機構,以及計劃在盤面接貨的機構而言,貿易成本會顯著增加。
總之,在檢修高峰過后,純堿市場重新轉向供大于求,期貨價格向下的驅動力比較強。
Copyright © 2010 secaide.com.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SEO培訓 上海應廣實業有限公司 10021801號 滬ICP備16018036號-1 滬(寶)應急管危經許[2021]200463